第四百七十章钩心斗角_扬锋汉起
另类小说 > 扬锋汉起 > 第四百七十章钩心斗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百七十章钩心斗角

  七月二十五日,天子下诏讨伐荆州;八月一日,刘裕率军出征;八月二日,谍报送到洛阳的杨安玄手中。

  刘裕伐荆是预料中事,杨安玄早有准备,派沈庆之驻守竟陵、三千水师驻于破冢,援助荆州粮食,出动役夫帮着修建两岸工事等等。

  杨安玄预想刘裕应该在明年才会攻势,没想到丁旿刺杀事件让舆论对刘裕不利,逼得刘裕不得不借助征战转移舆论压力。

  若是刘裕取胜,自然声势再涨,司马氏最后一点势力也将泯灭,只剩下任人宰割,反对之声自会消失。

  杨安玄冷冷一笑,岂能让刘裕顺心遂意,自己正要借此次征战,给这位刘太尉一个教训,让建康门阀看一看,战无不胜的刘太尉同样也会吃败仗。

  杨安玄没有急着返回襄阳,而是在洛阳远朋居中连续下达了多道命令。

  首先,杨安玄写信给司马休之,让他上疏朝庭,控诉刘裕罪状,积极备战,自己将与他一同对抗刘裕大军,共同发檄讨刘。

  其次,杨安玄写给北雍州刺史王镇恶,让他稳定北疆;让孟龙符屯军池阳,全力防御夏军;给蒯恩去信,让他率军南下,与梁州司马朱超石一起平灭仇池国,这样一来梁州,武都、阴平、天水、略阳等郡便与安定郡联成一片,恢复故秦州之域。

  给北益州刺史阴绩去信,让他盯紧檀道济,若是檀道济从南益州夹攻荆州,则顺势攻占南益州。

  为防北魏趁火打劫,杨安玄命鲁宗之在司州大举募兵,从屯军中选拔精壮一万二千人,渡河前往蒲坂城,这样二哥杨安远麾下便有兵马四万,加上陈渔水师,足以可以抵御魏军的侵袭;同时让齐恪、王慧龙、裴强守稳黄河南岸一线,不给魏军可趁之机。

  其三,杨安玄致信兖州刺史毛修之和别驾朱龄石,让朱龄石领军南下高平郡,提防彭城刘道怜和下邳太守檀韶率军攻兖。

  一旦自己与司马休之联合发檄声讨刘裕,大战在所难免,不能把目光局限在荆州,要防止刘裕从彭城进犯兖州。

  北冀州刘敬宣,位于北青州和兖州之间,既可以联合彭城进攻兖州,又可以出兵北青州,所以第四封信杨安玄写了北青州刺史杨孜敬和别驾胡藩,让他们做好随时出兵北冀州的准备,先发制人。

  胡藩这把利刃,自己深藏匣中已久,是时候让他展露锋芒了。

  刘敬宣是刘牢之之子,若不是刘裕脱颖而出,或许会成为北府军的继任之人,杨安玄思索有没有可能拉拢他。刘敬宣对刘裕称得上忠心,自刘裕主政以来,随之南征北战,讨谯蜀、灭刘裕,出卖诸葛长民,帮着刘裕牢牢掌握了北府军,这样的人自己给不出足够的价码,总不能说灭了刘裕将来把北府军交给他吧。

  刘敬宣足智多谋,擅长领军作战,当初率军伐蜀,要不是自己暗中掣肘,说不定益州早被他所平定。身为刘牢之之子,刘敬宣在北府军中颇有威望,他全力支持刘裕会让北府军对刘裕更加忠心。

  既然刘敬宣不可能投向自己,此人留着便是个祸害,必先除之,然后命胡藩夺取北冀州。

  杨安玄苦思一阵,提笔给司马休之写了第二封信,信中杨安玄分析刘裕可能命彭城刘道怜和北青州刺史刘敬宣进攻兖州来牵制他援助荆州,因此要先下手为强,除去刘敬宣。

  杨安玄向司马休之建议,让他写信给北冀州司马司马道赐,让他暗中联络有志之士刺杀刘敬宣,事成之后他会上疏奏请加封司马道赐为齐王,镇守北冀州。

  …………

  八月九日,琅琊王府,寥寥数人愁坐,酒不成欢。

  当初宴请吴兴太守司马珣之时尚有六七人,如今只剩下司马珍之,司马国璠了。谯王司马文思已贬为庶民,现在荆州;司马叔璠和司马楚之也在荆州,马上就要与刘裕大军交战,生死难料,司马道赐远在北冀州为官。

  司马德文长叹道:“刘裕强要伐荆,孤恐怕他得胜之后便要学桓玄篡位了。”

  司马珍之勉强笑道:“曾(曾安)从事不是暗中向大王禀过,届时雍公会与休之一道抗刘吗,雍公兵强马壮,不在刘裕之下,大王勿忧。”

  司马国璠闷声道:“就算雍公能得胜,于皇室何益,无非是前逐狼、后迎虎。唯有休之能借此战重振皇家声威,收拢荆地民心,皇室方有一线生机。”

  司马德文再次长叹,摇头道:“谈何容易,朝堂诸公缄口不语,天下藩镇多为宋、雍分掌,皇室除了休之所掌的荆州外再无他处,如今荆州亦不能保,江山离亡不远矣。”

  朝廷讨伐司马休之的旨意颁发,扬州、徐州、豫州、江州、南益州、宁州、交州、广州、北冀州表示奉诏,而雍、兖、北雍、北青、司、梁、北益表示荆州司马休之并无过错,不应无故兴军。

  朝堂诸公缄口不言,坐观成败;天下百姓最好愚弄,官府通告如何说便如何信,对荆州作乱表示愤慨,支持宋公北伐。

  然而,不同的声音也在暗中兴起,街头巷尾议论宋公要学曹操,灭了荆州之后便要称王,再往北灭了雍公就该称帝了。

  “别不信,宋公派护卫刺杀雍公的事你知道不?仆的表舅从北面贩枣回来,亲眼见宋公身边的丁督护刺杀雍公……”

  “乱扯,前些日子宋公出征,仆前去观看,宋公身边的那条大汉不就是丁督护吗?”

  “唉,你们不知道,那个丁督护是假的。”

  …………

  荆州,江陵城。

  刺史府,司马休之有如热锅上的蚂蚁,刘裕亲率五万大军来伐,加上江州、夏口的兵马已过六万,自己即便有杨安玄的兵马相助也相差甚远,如何御敌。

  向襄阳求救文书如雪片般发出,八月十日司马休之收到杨安玄的来信,阅罢心中稍安。信中杨安玄明确表示会与他一起发檄文讨刘,并会派大军南下相援。

  对于杨安玄提出让司马道赐刺杀刘敬宣的建议,司马休之没有拒绝,两军交战无所不用其极,能杀掉刘敬宣算是翦除了刘裕的一条臂膀,而且事后司马道赐能坐镇北冀州,宗室的力量得到加强,是好事。

  宋公伐荆的消息早已传开,荆州城内一片慌乱,两年前太尉刘裕伐荆平灭刘毅,城中不少人丧身火海,如今兵祸再临,许多人出城躲避战事。

  司马休之得知,下令打开城门任由士族和百姓离开,此举让他赢得不少人的赞誉。

  别驾、南蛮校尉司马叔璠走进大堂,禀道:“州中逃者甚多,司马张裕和南平太守檀范之都叛逃到刘裕那边去了。”

  张裕是湘州刺史张劭的哥哥,檀范之是檀凭之之子,檀和之之兄,檀道济的堂兄。

  司马休之苦笑道:“大难临头,各奔前程,人之常情。此二人与刘裕关系密切,他们逃走也好,省得做刘裕的内应。”

  “韩治中也是刘裕的旧部,是不是派人看住他。”司马叔璠建议道。

  司马休之道:“韩延之虽是刘裕旧部,但此人为人方正,对朝廷忠心耿耿,不用疑他。刘裕大军已至夏口,可能从水陆并进,杨安玄派沈庆之守竟陵,应该能挡住刘裕陆路大军;而水路就要靠咱们自己拒敌了。”

  司马国璠愁眉苦脸地道:“荆州可用之兵不过两万,加上青壮也不过三万余人,水师更是残破不堪一战,雍州的三千水师不听从指挥,恐怕难以抵挡刘裕水师的进攻,还是催雍公早日发兵来援。”

  司马休之推了推案上的信道:“雍公已经答应与愚一起声讨刘裕,表示会亲自率军南下援救江陵。”

  司马国璠拿起信快速地扫看了一眼,松了口气道:“若是雍公能率军南下,江陵可保无虞。”

  看过后面的密信,司马国璠吸了口凉气,道:“让道赐暗杀刘敬宣是步险棋,稍有不慎恐怕道赐性命难保。”

  司马休之叹道:“大厦将倾,身为宗室怎能不挺身而出,愚这就写信给道赐,让他见机行事。”

  …………

  八月十日,刘裕兵至夏口,加上江州王仲德的一万兵马,朝廷讨伐荆州的兵马数达到六万。

  战船千艘,绵延十数里,江上商船见此情景,纷纷往两岸躲避,太尉伐荆,战事又起。

  缴获卢循的八艚舰,高五层十二丈,成为刘裕的坐舰,王仲德、赵伦之(刘裕的舅舅)、张劭、谢晦、傅亮、虞丘进、到彦之、徐逵之、沈林子(司马休之任荆州刺史后,沈林子率军回返夏口)、沈渊子、沈田子以及宋公府的文武佐僚登舰议事。

  跟随在众人身后的还有新叛逃而来的张裕和檀范之,两人都被刘裕任为录事参军。

  舆图高悬,刘裕一身戎装,按剑而立,虽已年过半百,鬓角见白,看上去依旧英姿雄发。

  “茂度(张裕字),你从江陵来,说一说江陵的情况。”刘裕笑道。

  张裕来到舆图前,将江陵的兵马分布以及两岸设防情况详细地说明,“荆州人心不安、兵无战心,宋公兵发江陵,应能轻松夺取江陵。”

  众人面露喜色,刘裕笑道:“荆州兵马孱弱、不堪一击,但要提防雍军对抗朝廷旨意,相助江陵。”

  目光从众人脸上扫过,刘裕道:“徐逵之,你率到彦之、沈渊子、王允之(琅琊王氏)领兵一万六千为先锋,夺取竟陵,打通前往江陵的陆路。”

  徐逵之高声应诺。

  出征之前刘裕曾找他细谈,开诚布公地告诉他,自己五十有二,长子刘义符方才八岁,不知能看顾多久,要作为姐夫的徐逵之在他过世之后照看刘义符等人。

  徐逵之甚为感动,岳父这是将身后事托付给自己,当即跪地对天盟誓,将来尽忠报效,辅佐刘义符。

  刘裕对徐逵之的将来已有安排,此次讨荆让徐逵之率精兵为先锋,立下战功后封其为荆州刺史,在荆州坐镇几年便调他任扬州刺史,然后升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逐渐将朝政交于他的手中。

  “王仲德、虞丘进率二万兵马驻守夏口,一旦杨安玄南下援救江陵,则从水路进攻襄阳,截断雍军的后路。”

  刘裕看着虞丘进道:“豫之(虞丘进字,虞丘复姓),前次你遇阴绩而不战,此次当雪前耻。”

  虞丘进慨然道:“请主公放心,仆自当奋勇杀敌,报效主公。”

  “其余兵马随愚从水路攻打江陵,十月之前结束战事。”

  众人轰然应诺。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ltxt.cc。另类小说手机版:https://m.ll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