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浪漫的事_浴火重生1950
另类小说 > 浴火重生1950 > 第四十八章 浪漫的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十八章 浪漫的事

  “东三农场就叫做东风农场第三分场。长湖划了保护区,因为保护区划得太大,把好几个村落都包了进去,所以划分了六个分场。第三分场是一个完全由湿地和陆地面积组成的农场,水面是我们长湖渔场的了。”

  到东三农场是有码头,但从荆州到东三农场没有航班,只有渔场的巡逻船。

  这艘巡逻船是用前朝的小火轮改造的。为此渔场还建了一个小型的船舶维修厂。

  听说黄彬和文洁是去找梁林教授的,渔场专门派了一个干事陪同。

  “东三农场也是第一个进行血吸虫防治的地方,以前在低洼地和以打渔为生的村民全部搬到了场部,以种植旱地和为主。场部有医院专门治疗血吸虫病人。空出来的保护区里,曾经动员了五万多人灭钉螺,钉螺基本上看不到了,不过仍然禁止打鸟和打猎。”

  “农场大搞健康卫生运动,污水和净水分离。污水全部进了沼气池和专门的工业污水处理池。说是可以阻断人和动物的粪便里面血吸虫污染。东三农场是沼气池搞的最好的地方,没有死过人。其它地方都死过人。我们渔场就闷死了三个。”

  这个干事就是专门搞血吸虫防疫和沼气池安全知识普及的。是江城师范学院的学生分配下来的。所以不需要你问,就讲得头头是道。

  沼气池,以前只是燃气技术的一部分,但是现在意义不一样了。这是乡村厕所革命的一部分,是乡村健康卫生运动的一部分,是血吸虫防疫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因为如此重要,所以荆州行署专门成立一个专班,对乡村和林场渔场进行规划和建设。

  沼气技术也带动了“三小”工业,有压缩机、燃气锅炉、供暖供水管线、小型火力发电机。现在的技术只能做到集体大规模的沼气运用。向村民送气做不到,试点的几个地方都是败了,主要是泄露和爆炸,十分不安全。江城已经成立了燃气阀门和燃气灶的研究所。

  不过最厉害的还是东三农场因为梁林两位教授的关系,集中了很多农业、生物学的专家,所以直接在那边建立了生物技术开发与利用研究所。其中就包括了沼气生物研究所。

  黄彬两个人,一个看起来对沼气技术十分熟悉,一个看起来是一个医生。所以干事认为他们应该是研究所的研究员,当然客气得很。

  巡逻船上岸,码头建得很具有传统风格,码头是大块的青石砌筑而成,高出水面很多。但上面仍然用木头建了栈道。

  码头的工作人员是穿着雨衣和雨鞋在检查码头是否存在钉螺。码头上有防疫的口号。

  虽然码头已经很安全,然是码头管理员还是让两个人船上了雨鞋。

  “这是防疫的需要,至少一年没有发现钉螺才能直接下水。这个雨鞋可是我们自己生产的,质量很好。”

  管理员十分骄傲。

  这让从荆州来的小干事十分不服气:“不要瞧不起人,我们荆州生产的雨鞋雨衣也很好。”

  其实在荆州地区,生产雨鞋并不容易,国外的原材料被封锁,进口的天然橡胶都是从东南亚过来的。虽然海南和两广试种了橡胶树,但是有产量还需要时间。昂贵的原材料和运输成本,让雨鞋成为了奢侈品。

  但是东三农场的雨鞋却不是用进口的橡胶做成的,而是用动物胶与合成树脂做成的,价格上还便宜。只是现在是研究所自产的,产量不高。

  于是管理员成功地用价格优势击败了小干事,口头上的。

  黄彬和文洁笑的不行。

  东三农场的灭钉螺,似乎不是采取铲除草皮的方式,因为两侧的湿地上,草木繁盛。这样的灭螺肯定不是那么彻底,所以才会有一年的防疫期。

  码头管理站不仅是管理码头,还负责管理码头和沿湖的一些高地的树林。一队种树和兼顾巡逻灭螺的队伍沿着一个栈道到了小岛,在上面种植树木。树苗不是桃树杏树就是梨树。因为人工培育的树苗,都是这些,其它的树木的苗木还没出来。

  所以在这些小岛上,到处都是红白矮小的花,一团团一束束,就是在雨中也非常美丽。

  这么多花,在一个地势很高的小山包上,有一个养蜂厂。

  因为下着小雨,蜜蜂没怎么看到,但是蝴蝶和蜻蜓的种类很多。树林里和浅水区域,飞起一群群的鸟。让黄彬感觉整个长湖的鸟都栖息在这里的错觉。

  疫区连放牧都要禁止一年的时间。但是浅水区居然能够看见黄羊在上面吃草和奔跑。

  湖区的黄羊,曾经是猎人们经常猎杀的动物。但是这个时代,野生动物还有不小的基数,所以恢复起来也非常快。

  “这里好漂亮。”

  文洁不仅感叹。在荔浦,其实也很漂亮,物种比这边要多出很多,森林和植被也更加茂密。但是单纯从视觉感受上来说,确实不如这里的简单环境下,成片成片的色块交替来得让人震撼。

  穿上了雨衣,在管理站借了一辆自行车,带着文洁,文洁还打了一把伞。反正风也不大,就是蒙蒙细雨,文洁的文艺心理冒出来,就是算是会影响骑行,也是要诗情画意和美丽的。

  黄彬由着她。在小路上慢慢地骑行。

  应该是为了消灭钉螺,浅水区向上,高处的池塘,有很多人在清挖淤泥。这是为了增加水深,同时淤泥堆放到农田里。增加旱地和可灌溉的稻田面积。

  有泥瓦匠在水渠的出入口修建泵房和灭螺池。

  古树都在搬迁前的村落里,被保护得很好。水渠两侧的防风林带面积还是很宽的。主要是杨柳的防风林长势很好。再说了这里的杨树,只要插下泥土,就能长活。这就是为什么沿湖没有种植杨柳的原因,因为产量有限,都用在这里了。

  新农村的建设都选择在了高地。房屋很简单,有些甚至还是窝棚。主要的劳动力都用在灭螺防疫和农田改造上了。

  老百姓就是听话,对土地的痴迷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吃不好住不好,也要把农田弄好。

  修建的乡间小路是硬化过了的,只是都不宽,两辆牛车勉强以错过。所以黄彬有时候必须停下来,等搬运杨树树桩的马车经过。

  这说明东三农场可以调动的水泥数量并不富裕,再有名人效应,也要产能跟得上。很显然整个荆州的工业才刚刚起步。

  自行车还是奢侈品,这是干部的“标配”。两个身穿军装,但是相貌都很好的年轻人,吸引了路人很多的目光。

  他们在观察黄彬和文洁,黄彬和文洁也在观察他们。因为这些人中,年轻人居然占据了绝大多数,都是不超过四十岁,而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小伙子随处可见。

  这是战争后遗症。老人累死病死了,中年人打仗牺牲了,就剩下了年轻人。

  不过这也说明,1952年的中国,还是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年轻的中国。一个充满的变数的中国。

  “想不到,你还是个诗人。”文洁搂着黄彬的腰,靠在他的背后,给他打着雨伞。

  “弄几个排比句就是诗人了?你这要求也太低了。”黄彬其实不喜欢这种浪漫的调调。但是文洁喜欢啊。

  上了大路,一辆装满了年轻学生的卡车经过,被雨水淋湿了衣服和头发,穿着灰蓝学生装,看起来有些狼狈的学生。看到路边的黄彬和文洁,居然一下子就兴奋起来,纷纷站起来,靠在车厢上。有几个男学生吹起了口哨。

  “你们是去场部吗?上来和我们一起吧?”

  一个女孩子兴奋地邀请。

  不过马上就被其它人拉了回去:“笨啊,别人是一对情人,现在叫做浪漫。你捣什么乱啊。”

  乱哄哄的的一片,司机也放慢了车速,按喇叭问要不要上车。

  黄彬停车让他们先过:“不了,一会儿就到了。”

  司机一笑,就加速走了,带走了一片欢声笑语。

  文洁很不高兴:“得意什么,开的日本鬼子的车,像日本鬼子似的。”

  黄彬噗呲一声笑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ltxt.cc。另类小说手机版:https://m.lltxt.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